刘文 教授 博导

    
 
    刘文 教授,博士生导师。早期儿童发展与教育研究所所长、人格和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研究所所长。人格发展与教育方向学术带头人。辽宁省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基地主任。 本科和博士后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硕博士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美国迈阿密大学教育心理学系、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心理学系、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儿童心理健康研究中心、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高级访问学者;曾作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IECD项目专家赴巴基斯坦。在美国MTPI学习,获得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教师培训证书。公开发表SCI、SSCI和CSSCI论文近百篇,专著教材五十余部。中国心理学会认定的心理学家,中国家庭教育百名公益人物,朱智贤心理学基金奖,第十二届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辽宁省首批特聘教授。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学会理事,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婚姻家庭心理咨询与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儿童发展与政策研究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学专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学校心理学分会常务理事,辽宁省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辽宁省“儿童人格发展与教育”创新团队带头人,辽西北地区学前教育“精准扶贫、送教下乡”项目首席专家。《心理学报》杂志编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Child Abuse and Neglect》、《Frontiers in Psychology》、《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科学进展》、《学前教育研究》等杂志审稿人。
  如果你是踏实、勤奋、对科学研究有激情的、热爱儿童和心理学的同学,欢迎你加入团队。Wenliu703@126.com,psylw@lnnu.edu.cn
   
1.儿童青少年人格和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2.婴幼儿早期发展与教育
3.儿童具身智慧与人工智能
4.困境儿童的发展与干预
1.发展心理学(本科)
2.心理学导论(本科)
3.人格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题(硕士)
4.发展心理学专题(硕士)
5.心理学新进展(硕士)
6.心理学新进展(博士)
7.人类发展心理学(博士)
8.气质与人格心理学(博士)
 
近期发表的代表性论文:
1. 林爽, 程塨渌, 刘文*, 白学军.(2025).初中生认知控制对替代性攻击行为的影响:激惹和触发的情境边界条件.心理学报, 57(01), 36–57.
2. Liu, W*., Fan, X., Wu, J., Lin, S., Xia, L.X., Zhang, J.Q. (2025). Validation of the child and adolescent antisocial behavior questionnaire: based on a large-scale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ample. Current Psychology , 44, 907–919
3. Liang, L., Zhang, N., Liu, W*., Lin, L.L., Zhang, X. (2025). Longitudinal Relations Between Maternal Parenting Styles and Preschoolers’ Externalizing Problem Behaviors: A Chain Mediation Model. Child & Youth Care Forum, 54,453–470.
4. Lin, S., Bai, X., Cheng, G., & Liu, W*. (202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it anger and reactive aggressive behavior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e mediating role and intervention of hostile attribution bias. BMC Psychology, 12(1),422.
5. Li, Y., Nie, Q., Liu, W*., Jiang, X., Wang, W., & Che, H. (2024). Effects of social inhibition and group relations on altruistic behaviour of children under conditions of reputational threat.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194, 943–961.
6. Wang, Y., Liu, W*., Liang, Y., Li, Y., Fan, X., Jiang, X., & Su, Y. (2024). Left-behind cumulative risk and academic adjustment in Chines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growth mindse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59(6), 973–982.
7. 車翰博佐藤 重人劉文*. (2024). 中学生を対象とした日本語版創造性パーソナリティ尺度作成の試,Engaged Pedagogy Association, 23(1), 57–73.
8. Guo, X., Li, M., Liu, W*., Zhang, J., & Wang, W. (2024). The effect of social inhibition on preschoolers’ behavior problem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maternal parenting styles. Social Development33(4), 1–17.
9. 郭鑫, 刘文*, 张嘉琪, 夏凌翔, 吴捷, 王依宁. (2024).4~9年级学生社会适应问卷的信效度检验:基于大样本调查研究.心理与行为研究, 22(03), 395–401.
10. Liu, W*., Yang, F., Qin, M., Pulie, N., Zhang, J., & Zhang, X. (2023). The Effect of Tablet App on Preschoolers’ Symbolic Number Abilities Development: Based on Activity Theo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40(22), 7610–7622.
11. Liu, W*., Wang, Y., Xia, L., Wang, W., Li, Y., & Liang, Y. (2023). Left-Behind Children's Positive and Negative Social Adjustment: A qualitative Study in China. Behavioral sciences (Basel, Switzerland)13(4), 341.
12. Liu, W*., Pulie, N., Tan, L., Liu, X., & Zhang, X. (2023). The Effect of Tablet App with Different Learning Content on Preschoolers’ Implicit Memory Development: Numbers and Literac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1–17.
13. Zhang, N., Liu, W*., Che, H., & Fan, X. (2023). Effortful control and depression in school-age children: The chain mediating role of emotion regulation ability and cognitive reappraisal strategy.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327, 111–119.
14. 刘文*, 郭鑫, 张嘉琪, 胡文文. (2023).3~4岁幼儿气质与父母教养方式的交叉滞后分析. 心理科学,43(03), 578–585.
15. 刘文*, 李永强, 张中敏, 高超, 王薇薇. (2023). 提议者的班级角色对中高年级小学生公平偏好的影响:来自ERP的证据.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02), 261–266+273.
16. Liu, W*., Guo, X., Liu, F., & Sun, Y. (2022). The Role of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mperament and Depression in Preadolescents. Child psychiatry and human development, 55,439–452.
17. Liu, W*., Wang, W., Xia, L., Lin, S., & Wang, Y. (2022). Left-Behind Children's Subtypes of Antisocial Behavior: A Qualitative Study in China. Behavioral sciences (Basel, Switzerland)12(10), 349.
18. Liu, F., Gao, C., Gao, H., & Liu, W*. (2022). The Automatic Emotion Regulation of Children Aged 8-12: An ERP Study. Frontiers in behavioral neuroscience16, 921802.
19. 张妮, 刘文*, 刘方, 郭鑫. (2022). 8~12岁儿童抑郁与认知重评的关系:悲伤面孔注意偏向的中介作用. 心理学报, 54(1), 15.
20. 刘文*, 李京霖, 张嘉琪, 王薇薇, 王芳. (2022). 混龄教育对3~4岁幼儿创造性人格的影响:气质的调节作用. 心理科学, 45(2), 8.
21. 于腾旭, 刘文*, 刘方. (2022). 心理虐待与儿童快感缺失的关系:认知重评的中介作用.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3), 361-367.
22. Wang, Y., Liu, W*., Wang, W., Lin, S., Lin, D., & Wang, H. (2021). Left-behind children's social adjustment and relationship with parental coping with children's negative emotion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i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 Journal international de psychologie56(4), 512–521.
23. 林琳琳, 刘文*, 王薇薇, 龚平. (2021). 幼儿在联合行动中共同表征能力的发展. 心理科学(01), 60–66.
24. 林爽, 刘文*, 王薇薇, 张雪. (2021). 成熟对青春期型反社会行为的影响. 心理科学进展, 29(6), 14.
25. 于腾旭, 刘文*, 刘方, 车翰博. (2021). 心理虐待对8~12岁儿童攻击行为的影响:认知重评的中介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 5.
26. 刘文*, 王依宁, 张嘉琪, 车翰博. (2021). 9~11岁儿童创造性人格与欺骗行为的关系:亲子沟通质量的调节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37(4), 9.
27. 王薇薇, 刘文*, 王依宁. (2021). 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发展特点与影响因素及其促进. 学前教育研究(12), 12.
28. Liu, W*., Tan, L. T., Huang, D., Chen, N., & Liu, F. (2021). When preschoolers use tablets: The effect of educational serious games on children’s attention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37(3), 234–248.
29. 刘文*, 张嘉琪, 车翰博. (2020). 3~4岁幼儿创造性人格与气质的交叉滞后分析. 心理科学, 43(3), 7.
30. 孟祥蕊, 刘文*, 车翰博, 刘方, 胡文文. (2020). 3~5岁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类型倾向与执行功能的关系. 学前教育研究(7), 10.
31. 刘文*, 张妮, 于增艳, 张靖宇, 车翰博. (2020). 情绪调节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系的元分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05), 1002–1008.
32. 刘文*, 孟祥蕊, 车翰博, 张嘉琪, 沈漪. (2020). 小学生创造性人格教师评定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心理与行为研究, 18(5), 7.
33. Liu, W*., Liu, F., Chen, L., Jiang, Z., & Shang, J. (2019). Cognitive Reappraisal in Children: Neuropsychological Evidence of Up-Regulating Positive Emotion From an ERP Study. Frontiers in psychology10, 147.
34. 刘方, 刘文*, 于腾旭. (2019). 基于气质视角的情绪调节与儿童问题行为. 心理科学进展, 27(4), 646–656.
35. 刘文*, 于增艳, 林丹华. (2019). 儿童青少年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元分析. 心理与行为研究, 17(1), 31–37.  
36. 刘文*, 刘方, 陈亮. (2018). 心理虐待对儿童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人格特质的中介作用. 心理科学, 41(1), 64–70.
37. 张雪, 刘文*, 支焕. (2018). 6~8岁儿童表现公平行为的发展:社会信号的作用. 心理科学, 41(2), 1–7.
38. 刘文*, 张靖宇, 于增艳, 高爽. (2018). 焦虑、抑郁与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关系的元分析.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6(05), 108–113.
39. 刘文*, 秦梦嫄, 陈楠, 胡艳红,陈亮. (2018). 幼儿数认知发展特点及其促进:平板电脑与面对面教学的比较. 学前教育研究, 287(11), 5–16.
40. Liu, W*., Chen, L., & Tu, X. (2017). Chinese adaptation of 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ERQ-CCA): A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in Chinese childr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 Journal international de psychologie52(5), 398–405.
41. 郭海英, 刘方*, 刘文, 蔺秀云,林丹华. (2017). 积极青少年发展:理论、应用与未来展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 5-13. 心理学人大复印资料转载(2018年第5期).
42. 刘文*, 张雪, 张玉, 俞睿玮. (2017). 4~8岁儿童公平认知与行为差距:社会比较的作用. 心理学报, 49(12), 1504–1512.
43. 李志敏, 刘文*, 林琳琳, 张雪. (2017). 学前儿童互惠行为的发展、影响因素及教育启示. 学前教育研究(7), 41–48.
44. 刘文*, 应斯斯, 刘岩. (2017). 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双导师制”到“三导师制”实施的探索与展望. 黑龙江高教研究(6), 144–146.
45. Liu, W*., Chen, L., & Blue, P. R. (2016). Chinese Adaptation and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Child Version of the 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 PloS one11(2), e0150206.
46. 刘文*, 张雪, 范琳琳. (2016). 不同利益情境下3~5岁幼儿利他惩罚行为的发展特点. 学前教育研究(12), 35–43.
47. 陈亮, 刘文*, 张雪. (2016). 儿童青少年情绪调节问卷在中高年级小学生中的初步修订[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4(2), 259–263.
48. 刘文*, 刘方, 邵姝姮. (2015). 国外儿童心理虐待的神经机制研究综述. 中国特殊育(12), 66–71.
49. 刘文*, 朱琳, 张雪, 张玉, 刘颖. (2015). 2~3岁儿童在分配情境下的公平敏感性. 心理学报, 47(11), 1341-1348.
50. 温国旗, 刘文*. (2015). 认知资源对 4~ 6 岁儿童不公平厌恶的影响 心理科学, 38(6): 1391–1397.
51. 张春晓, 刘文*, 邵姝妲. (2015). 幼儿情绪能力发展与母亲气质, 教养方式的关系. 学前教育研究, 3, 10–16.
52. 陈亮, 刘文*, 车翰博. (2015). 小学生神经质与抑郁情绪的关系: 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 中国特殊教育, 1, 47–54.
53. Liu, W*., Chen, L., Yang, Y., & Zhang, S. (2015).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Formal Characteristics of Behavior-Temperament Inventory in Chinese Samples. The Span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18, E73.
54. 刘文*, 朱琳, 温国旗. (2014). 分配情境下的婴幼儿公平敏感性. 心理科学进展, 22(4), 618-624.
55. 张雪, 刘文*, 朱琳, 张玉. (2014). 基于贡献原则的幼儿分配公平性. 心理科学进展, 22(11), 1740–1746.
56. 刘文*, 毛晶晶, 俞睿玮, 李凤杰. (2014). 青少年恋爱关系内隐倾向发展特点及其与依恋的关系. 心理科学(3), 13.
57. 刘文*, 刘娟, 张文心. (2014). 受心理虐待儿童的心理弹性发展. 学前教育研究(3), 43–49.
58. 刘文*, 何丹, 李沿颖, 温国旗. (2012). 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特点及其与气质, 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学前教育研究, 20(2), 6.
59. 刘文*, 邓晨曦.(2012).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超常儿童: 特质, 鉴别与干预. 中国特殊教育(2), 53–56.
60. 刘文*, 毛晶晶. (2012). 青少年浪漫关系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心理科学进展, 19(7), 1011–1019.
61. 刘文*, 张珊珊, 安玲. (2011).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测量及与文化取向的关系. 心理科学, 34(3), 894–898.
62. 刘文*, 彭菲菲. (2010). 幼儿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及与气质的关系. 心理发展与教育, 26(3), 245–250.
63. 刘文*, 魏玉枝. (2010). 混龄教育中幼儿心理理论与创造性人格的关系. 学前教育研究, 8, 33–38.
64. 刘文*, 邹丽娜, 姜波. (2009). 中日儿童虐待状况的分析与比较. 中国特殊教育(9), 87–91.
65. 刘文*, 邹丽娜, 李亮. (2009). 幼儿幽默感结构和发展特点. 心理学探新, 29(1), 58–63.
66. 杨丽珠, 刘文*. (2008). 幼儿气质与其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关系. 心理科学, 31(4), 784–788.
  67. 刘文*,杨丽珠. (2005). 3~9岁儿童气质结构. 心理学报, 37(1), 67–72 
  68. 刘文*, 杨丽珠,邹萍(2004). 3~9岁儿童气质类型研究。心理与行为研究,  603-609
  69. 刘文,杨丽珠.(2004). 社会抑制性与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利他行为的影响.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6-11
  70. 杨丽珠,张野,刘文(2004). 基于教师描述的幼儿个性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心理科学.27(3):575-579
  71.  Charles F. Halverson, Liu Wen,  Personality Structure as Derived From Personality Ratings of Free Description of Children. (2003),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1(6):995-1026
  72. 刘文* (2002) 论儿童气质与幼儿园学校教育.学前教育研究.(4):22-24
  73. 刘文* 李毅 胡艳红 (2002) 论早期干预的意义和模式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3):2
  74. 刘文* 刘磊 2002 唐氏综合症儿童的气质特点与母亲教养行为的影响. 中国特殊教育(2):56-59
  75. 刘文* 杨丽珠 邹晓燕 2002 大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的改革与探索. 辽宁教育研究 (5):48-51
  76. 刘文* (2002) 论儿童气质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互作用.中国幼儿教育周刊 11版
  77. 刘文 杨丽珠(2001)小学儿童个性结构研究.心理科学 24(6):741-742
  78. 刘文* 杨晓光. (2000) 论后现代思潮与儿童心理和教育研究.求是 (6):333-335
  79. 刘文 杨丽珠(1999)3~6岁幼儿个性结构研究.心理科学 459-460
  80. 刘文 Doris Bergen,(1999)中美大学生关于童年时代游戏记忆的比较,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2):45-60
注:论文作者中加粗*为通讯作者
  主要的著作与教材:
1. 2025年,刘文.《幼儿园教师压力管理写心理调适》[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 2024年,刘文译著.《儿童的社商 :奠定关系和语言的基石》《儿童的情商 :奠定自信和韧性的基石》《儿童的情商 :奠定自信和韧性的基石》《儿童的智商 :奠定理解和能力的基石》[M].  北京:商务印书馆.
3. 2024年,刘文译著.《如何写作规范的论文(原书第九版)》[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4. 2023年,刘文参著《积极青少年发展理论、实证与应用》[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参著第九章《儿童青少年积极发展的个案研究》.
5. 2022年,刘文、杨丽珠.《毕生发展心理学(第二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6. 2021年,刘文等.《社会心理研究(上下册)》[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参编第8章《心理虐待》及第26章《留守儿童心理》.
7. 2021年,刘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版)》[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8. 2019年,刘文.《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与实践》[M].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9. 2018年, 刘文.《儿童学习与发展教师指导手册》系列.《4-5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教师指导手册》[M].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10. 2018年, 刘文译.《应用行为分析(ABA)完整教程—适用于发育程度3~5岁的自闭症患者》[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1. 2017年, 刘文.《儿童青少年气质发展与干预》[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2. 2015年,刘文等. 《儿童青少年心理学前沿》[M].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13. 2015年, 刘文.《跟蒙台梭利学做快乐的幼儿教师》[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4. 2014年, 刘文.《蒙台梭利小学教育》[M].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再版。
15. 2014年, 刘文译.《婴幼儿心理健康手册》[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6. 2013年, 刘文.《科学的蒙台梭利教育》[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再版.
17. 2011年, 刘文.《好方法成就好孩子(心理分册)》[M].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18. 2011年, 刘文.《科学的蒙台梭利教育》[M]. 加拿大:The World Children Press(世界儿童出版社).
19. 2011年, 刘文.《让宝宝的心理成长赢在起点——破解78个育儿难题》[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 2010年, 刘文.《创造性人格与儿童气质》[M]. 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第二版.
21. 2010年, 刘文.《心理学论文写作---基于APA格式的指导手册》[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2. 2009年,刘文等.《社会心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参编第七章人际关系.
23. 2008年, 刘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4. 2007年,刘文.刘文.《创造性人格与儿童气质》[M]. 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第一版.
25. 2006年,杨丽珠、刘文主编,胡金生副主编. 《毕生发展心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版.
26. 2002年,刘文主编,《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思想与实践》,[M]. 大连  大连出版社.
27. 1996年,杨丽珠主编、邹晓燕、刘文副主编. 《儿童心理学纲要》[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人主持与主要参与科研项目:
1. 2019年,留守儿童社会适应促进与反社会预防研究,国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2. 2024年,形状知觉训练优化小学生数感和计算能力的纵向干预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子课题.
3. 2024年,未成年人反社会行为同伴影响因素和家庭教育机制研究——白海豚爱心妈妈精准关爱服务模式为例,辽宁省家庭教育学会2024—2025年度科研课题.
4. 2023年,远程亲子沟通质量对农村留守幼儿多维健康的影响机制及促进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子课题.
5. 2021年,中国学龄儿童脑智发育队列研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辽宁师范大学队列建设-认知行为与环境数据收集与质控负责人.
6. 2021年,学前儿童心理健康课程研发项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项目.
7. 2021年,学前数学启蒙与幼小衔接数学课程项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项目.
8. 2019年, 儿童自发性情绪调节的神经可塑性,辽宁省教育厅重点项目.
9. 2018年, 蒙台梭利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浙江省蒙台梭利儿童发展研究院横向课题.
10. 2017年, 流动背景下辽宁省处境不利儿童青少年积极发展体系的建构,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
11. 2016年, 对3-4岁幼儿用平板电脑和面对面教育效果的比较研究, 广州市合生元营养与护理研究院横向课题.
12. 2015年, 流动背景下处境不利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数据库建设及积极发展体系研究,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
13. 2015年, 儿童公平发展特征及干预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一般项目.
14. 2014年, 公平感对人类决策影响的社会神经科学研究,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
15. 2014年, 儿童人格发展与教育国际高峰论坛项目主持, 辽宁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
16. 2013年, 平敏感性视角下:2-8岁儿童公平行为发生及发展特点研究, 教育部博士导师基金项目.
17. 2013年, 儿童人格发展与教育创新团队, 辽宁省高等教育学校创新团队项目.
18. 2012年, 80后家长教育子女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全国家庭教育科研课题.
19. 2012年, 辽宁省“80”后婚育质量与儿童人格促进,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研究基地专业课题.
20. 2012年, 辽宁省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形成规律的时代特征及促进,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
21. 2011年, 我国儿童青少年人格发展及培养,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子课题.
22. 2010年, 学生亲社会行为的促进:理论与方法,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子课题.
23. 2003年, 创造性人格机制及其培养,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
 
本人主持与主要参与教改项目:
1. 2024年,“发展心理学”首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本科教育).
2. 2022年,“发展心理学”辽宁省一流本科课程,辽宁省教育厅.
3. 2022年,“发展心理学”省级示范性虚拟教研室(全国范围),辽宁省教育厅.
4. 2022年,“发展心理学”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及教学团队建设,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改革项目.
5. 2016年,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心理学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辽宁省本科教改立项专业建设与结构调整项目.
6. 2016年, 应用心理学类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 辽宁省本科教改立项专业建设与结构调整项目.
7. 2014年, 心理学专业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模式研究与实践, 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1. 2023年,《When Preschoolers Use Tablets: The Effect of Educational Serious Games on Children's Attention Development》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2. 2023年,《3~4岁幼儿创造性人格与气质的交叉滞后分析》获第九届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奖·成果奖二等奖
3. 2021年,《儿童青少年心理学前沿》获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第七届)二等奖
4. 2018年,《基于本土化的幼儿健全人格培养理论构建与教学实践》获辽宁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5. 2017年,《儿童青少年心理学前沿》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三等奖.
6. 2016年,《2-3岁儿童在分配情境下公平敏感性》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
7. 2015年,《青少年恋爱关系内隐倾向发展特点及其与依恋的关系》获辽宁省教育科研优秀果二等奖.
8. 2011年,《儿童人格发展与教育的研究》获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9. 2010年,《创造性人格与儿童气质研究》获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
10. 2009年,《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
11. 2008年,《儿童人格发展与教育的研究》获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
12. 2006年,《儿童个性发展与培养的实验研究》获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
13. 1997年,《儿童心理学课堂与社会实践双元互动型教学》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 1997年10月,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 2016年06月,荣获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发展心理学》
3. 2020年,《发展心理学》 国家级教学团队
4. 2009年12月,国家级精品课程《发展心理学》
5. 2012年08月,荣获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中国家庭教育百名公益人物”称号
6. 2010年12月,荣获中国心理学会认定的“中国心理学家”称号
7. 2011年09月,荣获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8. 2000年12月,荣获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全国高等院校优秀青年教师奖
9. 2008年03月,荣获朱智贤心理学基金奖
10. 2024年04月,荣获全国高校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论坛心理学产品设计分论坛三等奖(指导教师)
11. 2024年01月,荣获首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本科教育)
12. 2023年09月,荣获“发展心理学”省级示范性虚拟教研室(全国范围)
13. 2023年12月,荣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14. 2023年07月,荣获第九届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奖·成果奖二等奖
15. 2022年12月,荣获“发展心理学”辽宁省一流本科课程
16. 2022年12月,荣获辽宁省首届研究生优秀指导教师
17. 2022年12月,荣获辽宁省首届研究生优秀指导教师
18. 2022年03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荣获辽宁省职业教育“十四五规划 ”首批规划教材
19. 2021年09月,荣获辽宁省优秀教师
20. 2021年06月,荣获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第七届)二等奖
21. 2018年04月,荣获辽宁省基础教育改革教学成果一等奖
22. 2016年04月,荣获第十二届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奖
23. 2016年09月,荣获“辽宁省教育厅2016年辽西北地区学前教育精准扶贫培训”项目首席专家
24. 2017年02月,荣获“辽宁省教育厅2016年辽西北地区学前教育精准扶贫培训”突出贡献奖
25. 2012年02月,荣获辽宁省首批特聘教授
26. 2009年09月,荣获辽宁省第五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
27. 2022年03月,大连市第5批领军人才
28. 2012年02月,大连市首批领军人才
29. 2024年09月,辽宁师范大学立德树人重要贡献奖
30. 2010年,大连市第五批优秀专家
31. 2005年,大连市优秀母亲
32. 1994年,辽宁师范大学学雷锋先进个人